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程燕 余红升
7月11日,幸福村最后一批鱼苗出水、充氧打包、装车发货。初步统计,今年有170亿尾鱼苗从这里孵化,游向全国各地,产量占全省20%,产值3100万元。
(资料图片)
幸福村地处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,被誉为湖北省鱼苗孵化第一村。每年4月至7月是鱼苗孵化销售期,不断有南来北往的货车进村拉货,村庄热闹、村民忙碌。
全村121户渔民中,有30多对“父子兵”,家庭年收入均超过20万元。在做大产业过程中,“老把式”与“渔二代”可没少吵架,新思维与老观念持续碰撞,让“幸福鱼苗”的招牌越来越响亮。
第一对父子的碰撞——
孵化“四大家鱼”还是鳜鱼
父亲孙幼清,68岁,孵化鱼苗33年;儿子孙子臣,38岁,2010年之前在武汉做摄影师。
孵化鳜鱼苗,技术复杂且风险大,对水温、水质要求高,出了问题,一夜就会“全军覆没”。今年3月,听说孙子臣要孵化鳜鱼苗,孙幼清急了,出言阻止。
1965年,幸福水库建成,依托一库清水,幸福村开始“靠水吃水”搞起鱼苗孵化。孙幼清说,经过三代人近60年的摸索,人工繁育的青、草、鲢、鳙“四大家鱼”鱼苗品质好,市场认可度高,“改换其他鱼种就是折腾!”
以他家为例,在村里承包1个鱼苗孵化车间,正常年景,可孵出“四大家鱼”鱼苗1.6亿尾,家庭年收入达25万元。
孙子臣有不同理解。他说,现在消费升级,餐桌上名特优鱼越来越多,“四大家鱼”刺多,吃起来不方便,年轻人更喜欢吃刺少的鳜鱼,如果守着老模式,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。
不顾父亲反对,孙子臣在网上学习孵化鳜鱼苗的技术,碰到疑惑处,就跑到华中农业大学请教专家。翻看他的笔记本,上面写道:从第一口食物起,鳜鱼终生都要吃活物,全程投喂适口活饵料鱼;水温必须控制在18—28摄氏度之间,水质pH值7.5,不然容易产生绿藻,这是鱼苗的天敌;还要定期在水中补钙、补菌,加快转化进程。
看到儿子如此执着,孙幼清不再阻拦,默默配合。
结果没有让他失望。半个小拇指大小的鳜鱼苗,能卖到2元钱一尾,每天出水上市1万多尾。而同样尺寸的草鱼、鲢鱼,每万尾售价才70元。
孙幼清说,今年幸福村孵化鳜鱼苗超过1000万尾,大大冲抵了“四大家鱼”售价急剧下跌的行情。
第二对父子的碰撞——
口口相传还是网上打广告
父亲孙新文,1966年出生,每年孵化鱼苗4亿尾,是村里大户;儿子孙彬航,1991年出生,计算机专业大学生,入行9年。
“卖个鱼苗,花一两万元上网做广告,账算得过来吗?”今年5月,孙新文与儿子发生了一场争执。
起因是,孙彬航在一亩田、抖音、惠农网等网上平台,开通会员充值做广告。而孙新文这一辈人,鱼苗销售主要靠口口相传,中间贩子上门打货。
孙彬航说,口口相传,销售半径多局限在周边500公里以内,市场有限,一遇到变化,鱼苗就容易滞销死在水池;网络上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种养大户,能精准对接鱼苗买卖信息,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。
网上打广告第一个月,鱼苗订单量成交量1.5亿尾,有一个客户来自新疆喀什,这让孙新文很意外,鱼苗还能卖到这么远。
收到喀什客户1.4万元转账,第二天一早,2000万尾草鱼、花白鲢鱼苗,装袋充氧,放入50个隔热泡沫箱,从幸福村运抵天河机场,办好空运快递手续,上午10点35分登机。6个小时后,鱼苗抵达喀什机场。
如今,在“渔二代”带动下,幸福鱼苗网销占6成,销售范围从中南地区,扩大到四川、新疆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山东等20多个省和自治区,鱼苗运输也由原来的车运、船运拓展到现在的空运,且占比达到10%。
孙彬航说,来年,大伙还想更进一步:给运往全国各地的每个鱼箱贴一张二维码,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诸如池塘号、装箱时间等养殖、检测、物流信息,远方的顾客对每一批鱼的“身世”都了如指掌,全程可追溯。
“这个想法,我举双手赞成。”孙新文说。
第三对父子的碰撞——
守在老基地还是搬入新基地
杨德舟,1962年出生,村里公认的“渔老大”;杨冬,1990年出生,202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。
30年来,杨德舟一直用黑麦草、小麦等草料投喂鱼苗,坚持不喂工业饲料。这也是他颇为自豪的地方,因为生态喂养,鱼苗受到客户青睐。
没想到,在生产方式上,杨冬有更高的生态认识。全村52个鱼苗孵化车间,高峰时,一天要从幸福水库引入8万立方米水,注入孵化缸内,通过水流从缸底涌动,给刚产下的鱼卵,提供氧气和能量。这些水用完后,直接排到附近的河流。
杨冬说,这种生产方式有两个弊端,其一,孵化鱼苗用水,含有残饵粪便,如能去除再外排更生态;其二,幸福水库容量有限,遇到干旱之年,首先确保农业灌溉,废水没有循环利用,既是浪费,也容易“卡脖子”。
在当地政府支持下,杨冬引入国有公司,与幸福村村民委员会共同投资1000万元,今年建成新的鱼苗孵化基地,以孵化鳜鱼、鲈鱼、黄颡鱼等名特优鱼苗为主。
更大的变化是,新基地建有一个污水处理系统,孵化废水流入沉淀池,经过过滤、消毒等层层处理后,实现循环利用,每年可节约用水50%以上。
明年春天,新基地将投入使用,杨冬希望父亲带头迁入。
然而,杨德舟并不吭声。他心想,孵化鱼苗,不投料施肥,水并不脏,建污水处理系统是小题大做;在老基地,有水多产,无水少产,几十年这样过来,不也赚钱了?搬到新基地,还得缴上一大笔承包费,不划算。
这也是老一辈渔民的共同想法。
杨冬也不放弃,决定将新基地一半面积,先交给村集体来经营,用实际效果说话。
拉锯还在继续,但他相信,父辈们迟早会看到,搬迁的出路更大。
关键词: